找到相关内容95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精神文明道德的意义

    五派十宗,三藏十二部,八万四千法门,无非是传授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的“心地法门”,开演“万法唯心造”的道理,只有正心诚意,懂得“”的人,才能“安心”和善用,洞察社会各种现象的成因、规律、和对治方法...、和价值观念建立在坚实的道德文化基础上。从佛教的角度来说;道德文化的作用在于洗涤心灵。佛者觉也,觉者--心灵的觉醒也,即是佛,佛教就是心灵觉醒的教育,佛法就是心灵觉醒的方法。   六祖坛经指出“佛法...

    潘宗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3269872.html
  • 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“软实力”的重大意义

    法外无心的“心地法门”,开演“万法唯心造”的道理,只有正心诚意,懂得“”的人,才能“安心”和善用,...,即是佛,佛教就是心灵觉醒的教育,佛法就是心灵觉醒的方法。   六祖坛经指出“佛法僧”的意义与洗涤人心的功能:   “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。自归依觉...

    潘宗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3770575.html
  • 汉文化圈的禅茶融合发展

    现代病。“生活禅”提出了“觉悟人生、奉献人生”积极进取的佛学教义概括,帮助着当下许多年轻人迫切解决的心理困惑,明白了善用,在生活中落实自我修持和善待一切的实践意义。那么从个人到社会,再扩展到汉...尽早到来。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对这种平衡,对人类建立起良好的秩序的作用,在这一时刻愈显价值而为人们共识。其中,特别是以缘起思想为特征的佛教文化精神,更显出了一种无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和意义。“信而从...

    寇 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5371605.html
  • 净空法师:心净·心安·心平

    心现识变,皆是性德随心应量之化身,是我堂兄弟、表兄弟也。应当包容、尊重、关怀、敬爱,互助合作。华严云,菩萨善用,则获一切胜妙功德。断一切恶,具足众善,于一切法,无不自在。 ...    净空承蒙大会邀请,参加首届胜会,深感荣幸。论坛主题“和谐世界,从开始”。又提出具体纲领“心净国土净,心安众生安,心平天下平”。确实将当前世界社会问题的核心,掌握到了...

    净 空 ( 澳大利亚净宗学院院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1373318.html
  • 论佛教慈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

    充分让体悟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的心胸。不仅如此,博大精深,浩瀚的佛教文化艺术更为几千年传承的佛教精神做了强大的支撑。这些都是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要素。   (1)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要善用  ...非常欠缺的。在中国,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。如何调动大众资源,尊重作为人的慈悲善行。要求我们自身修行必须精进不辍。   人心难得而易失。处处都在教导我们善用。处处教导学佛悲心。   5.12汶川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论佛教慈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1122573242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教理革命”的现代价值

    氛围中,不断净化和改造。奉献人生是觉悟人生的归宿。奉献人生就是大慈大悲,普度众生,就是善用,善待一切,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。 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,“崇高”二字不怎么提了,因为人们的伦理底线一再被...做一个具有慈悲的人。  “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行善是佛教人生观的基本要求。一个人的能力可能不很强,但如果有一颗善良的,能够想着他人,为他人服务,就是一个善良的人。我们应该善用...

    辛世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3162927.html
  • 论佛教慈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

    劳动力资源是非常欠缺的。在中国,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。如何调动大众资源,尊重作为人的慈悲善行。要求我们自身修行必须精进不辍。   人心难得而易失。处处都在教导我们善用。处处教导学佛悲心。   ...活泼性,自尊自觉中利人利己。   2、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要符合国情、关注自身发展   要让大众认识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,首先必须正。目前,中国面临社会发展的多种机遇。这种机遇也同样摆在佛教慈善面前。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3780626.html
  • 谈修行

    死了一定能生净土!问题是这种人十个里面也找不出两个呀!由此可知我们的是看不住的!   善用   《华严经》净行品中,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:“如何才能使烦恼众生,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?”文殊师利菩萨答曰:“善用”──用自己的。为此文殊师利菩萨为智首菩萨说净行品,见到一种境界就发一个愿,智首菩萨见了一百四十种境界,发了一百四十个愿。学佛并不是离开了日常生活之外,另外还有什么好...

    梦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5283807.html
  • 梦参法师谈修行

    皈依僧呢?如果你能终生不断,每天都这样做,死了一定能生净土!问题是这种人十个里面也找不出两个呀!由此可知我们的是看不住的!   善用   《华严经》净行品中,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:“如何才能使烦恼众生,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?”文殊师利菩萨答曰:“善用”──用自己的。为此文殊师利菩萨为智首菩萨说净行品,见到一种境界就发一个愿,...

    梦参法师

    梦参法师|菩萨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5/11/0013391933.html
  • 于生活中获一切胜妙功德的心法[文殊菩萨开示]

      尔时,文殊师利菩萨,告智首菩萨言:善哉!佛子!汝今为欲多所饶益、多所安隐、哀愍世间、利乐天人,问如是义。佛子!若诸菩萨,善用,则获一切胜妙功德,于诸佛法,无所碍。住去来今,诸佛...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无障碍 见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无怯弱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心谦下 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 当...

    文殊菩萨开示

    净行品|文殊|在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845348089.html